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大连科技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大连科技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大连科技学院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大连科技学院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大连科技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9分左右(位次6090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8分左右(位次272570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261分左右(位次29105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261分左右(位次507616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大连科技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4分(位次91935),物理类为413分(位次300034)。
2、2023年大连科技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1分(位次92333),物理类为429分(位次283404)。
3、2022年大连科技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9分(位次96236),物理类为418分(位次290759)。
【专科批】
1、2024年大连科技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165分(位次354835),物理类为165分(位次566692)。
2、2023年大连科技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58分(位次322708),物理类为257分(位次500110)。
3、2022年大连科技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17分(位次319306),物理类为248分(位次483209)。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大连科技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大连科技学院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34 | 91935 | 428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165 | 354835 | 185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71 | 92333 | 465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258 | 322708 | 18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49 | 96236 | 44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217 | 319306 | 1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13 | 300034 | 396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专科 | 165 | 566692 | 185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29 | 283404 | 409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专科 | 257 | 500110 | 185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18 | 290759 | 405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专科 | 248 | 483209 | 1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大连科技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大连科技学院简介
大连科技学院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大学城内,其前身是2002年组建的大连交通大学(原大连铁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获批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国际化,积极落实开放办学战略。学校围绕海智基地建设、推进国际交流、参与国际产学研交流、推进中国文化传播等四个维度,全方位开展教学、师资、人才培养和科研教研国际化工作。目前,学校与65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组织教职工、学生与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开拓师生国际视野、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学校建有中韩海智工作基地,并于2022年获评“大连市科协海智工作基地”。学校现有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等各类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年平均选派规模达200余人次。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校地企融合发展的合作路径,促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获批立项建设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获批工业与信息化部首批产教融合产业实践教授2人,与政府部门签订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个,签订校企合作联盟26个,建立优质企业资源库10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