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高考物理类考生33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3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安徽物理类33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安徽高考物理类33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安徽高考物理类33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扬州市职业大学(公办)、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一共416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安徽高考理工类录取线为334分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3-2021年各大学在安徽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34分的院校一共有9所。其中公办院校7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9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3 |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理科 | 专科 | 334/254593 |
2023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理科 | 专科 | 334/255069 |
2023 |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理科 | 专科 | 334/254896 |
2022 | 新疆政法学院 | 公办 | 理科 | 专科 | 334/246181 |
2022 | 淮南师范学院 | 公办 | 理科 | 专科 | 334/246277 |
2022 | 上海建桥学院 | 民办 | 理科 | 专科 | 334/246154 |
2021 |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 民办 | 理科 | 专科 | 334/201678 |
在安徽物理类33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安徽高考物理类33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安徽高考物理类33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 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学院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大力推进办学资源整合、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格局。学院先后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万能科技大学、健行科技大学等开展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积极开展闽台教育等对外交流与合作;成立“经世国际学院”,探索国际留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成立安博榕软件、大拇哥、橘园和伟海电力4个产业学院;对接“一带一路”,与中水十六局开办“闽江国际班”、与中国电建开办“金砖班”;与福建水投集团、福建恒安集团、中国重汽、建新集团等合作开展“二元制”办学,与国网福州、泉州供电公司、闽东电力公司、厦门轨道交通、福州地铁集团、厦门三安集团、宁德新能源等大中型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办学。
2、淮南师范学院简介
淮南师范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8年3月复校。1999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1978年组建)、淮南师范学校(1952年组建)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淮南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教育部批准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淮南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76.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8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9万册,电子书刊152万册。
3、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简介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潍坊市政府主导举办、社会力量参与举办的全国首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位于渤海岸边、莱州湾畔,毗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潍坊港和白浪河游艇旅游码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是山东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办学实践试点单位、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二批信息化教学试点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办学单位。
学校通过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以混合所有制模式先后引进5家企业社会资金9300余万元,共建3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项目“股份制海洋工程(OPITO)公共实训中心”。先后与歌尔集团、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中船舰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山东博能电力集团、潍坊滨海旅游集团签约共建5个产业学院。学校与招商局集团、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一体化育人,联合举办航海技术等专业定向委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有效模式。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控股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把人才培养和储备前置到学校,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派遣行业专家进校教授专业技能,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