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贵州高考物理类47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4(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4-09-09 12:21:42

2024年贵州高考物理类考生47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7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贵州物理类47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贵州高考物理类47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4(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贵州高考物理类47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贵州高考物理类47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重庆医科大学(公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公办)、北京印刷学院(公办)、哈尔滨理工大学(公办)、辽宁科技大学(公办),一共6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贵州高考理工类录取线为474分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3-2021年各大学在贵州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4分的院校一共有22所。其中公办院校2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3重庆医科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74/42498
2023天津外国语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74/42771
2023北京印刷学院公办理科本一474/42763
20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理科本一474/36784
2022福州大学(闽台合作办学)公办理科本一474/36914
2022江苏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74/36631
2021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公办理科本一474/38166
2021云南大学(中外合作)公办理科本一474/38325
2021贵州大学(农林类专业其它)公办理科本一474/38137
在贵州物理类47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贵州高考物理类47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贵州高考物理类47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江苏大学简介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办学起点高,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早在1978年,学校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发展,深入实施“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发展战略,国内外办学影响持续提升,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位置稳步前移。

2、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简介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百年办学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实践创新人才,富社会国计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的办学特色。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

荣昌校区是西南大学的高水平特色校区,是西南大学“一校两地”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大学商贸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水产学院、基础部设在荣昌校区,形成了“学校一体化管理、校区统筹、四院一部办学”的总体格局。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历史悠久,1938年建校,抗战时期为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央血清研究所、中央农业实验所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内著名的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1978年升建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2001年与原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合并,设立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校区更名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3、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22年继续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同时,我校践行教书与育人、学校与社会、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相融合的培养理念,在培养模式上采用“通识及大类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的三阶段培养模式(即第一阶段学生完成通识课程和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打牢专业基础,提高专业能力,拓展专业思维;第三阶段根据个人学业或职业发展规划完成个性拓展课程学习);还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按照“转出无限制、转入达条件”的原则,积极鼓励一、二年级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同学申请辅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