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浙江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浙江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浙江师范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江师范大学
2025年江苏高考考生要想上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53分左右(位次17082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49分左右(位次81105名左右)。
1、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6分(位次19544),物理类为548分(位次82304)。
2、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4分(位次16226),物理类为544分(位次81927)。
3、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71分(位次4930),物理类为581分(位次25743)。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浙江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浙江师范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46 | 19544 | 478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69 | 11303 | 478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54 | 16226 | 474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75 | 9602 | 474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71 | 4930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48 | 82304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89 | 39110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601 | 29207 | 462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44 | 81927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605 | 28268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606 | 27545 | 448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81 | 25743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84 | 23518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87 | 21372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浙江师范大学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学校拥有金华校区(校本部)、杭州萧山校区、杭州西湖校区、兰溪校区等4个校区,25个学院(含独立学院),拥有金华市中医医院等附属医院。
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欧洲科学院、乌克兰、加拿大院士5人,国家级特优人才26人,省级特优人才3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7人,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8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今年新增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各一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34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7项、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6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社培育实验室1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个、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学校立足浙中,深化与金华战略合作,积极助推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