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644分左右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64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
一、高考64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64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云南大学(公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天津大学(医学类专业)(公办)、天津医科大学(公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卓越优才计划)(公办)等,一共3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高考64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2023年各大学在各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44分的院校一共52所。其中公办院校5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9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序号 | 院校 | 属性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
1 | 武汉大学 | 公办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2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综合类 | 本科 | 644 |
3 | 武汉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综合类 | 本科A | 644 |
4 | 北京大学 | 公办 | 宁夏 | 理科 | 本一 | 644 |
5 | 大连医科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综合类 | 本科A | 644 |
6 | 中山大学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 | 644 |
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9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644 |
10 | 北京工业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综合类 | 本科A | 644 |
11 | 华东师范大学 | 公办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12 | 河海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13 | 同济大学 | 公办 | 贵州 | 文科 | 本一 | 644 |
14 | 南京大学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 | 644 |
15 | 上海交通大学 | 公办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644 |
16 | 大连理工大学 | 公办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44 |
17 | 华东师范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18 | 重庆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综合类 | 本科A | 644 |
19 | 南开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20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21 | 云南大学 | 公办 | 海南 | 综合类 | 本科 | 644 |
22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公办 | 海南 | 综合类 | 本科 | 644 |
23 | 武汉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2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卓越优才计划) | 公办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44 |
25 | 南开大学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26 | 武汉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理科 | 本一 | 644 |
27 | 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28 | 湖南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综合类 | 本科A | 644 |
29 | 西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44 |
30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 | 644 |
64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52所),更多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30所院校,64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完整名单,请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三、644分可以报考的院校简介
1、武汉大学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8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2、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线电专家、经济专家李强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坚持与全球伙伴共融共赢,广泛深入联结世界,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与6大洲7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联合国训练研究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等建立机构合作关系,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蒙纳士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设立各类师生交流合作项目。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共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领导人才。来华留学从全国高校第一阵营脱颖而出,质量认证获评全国唯一A+等级,树立全国标杆。获批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机构。国际学生规模超过2800人,生源覆盖全球四分之三的国家。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1903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医学实业馆为这所国立西医学校的诞生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理科、工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改革创新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