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高考52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2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上海52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上海高考52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上海高考52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办)、宁波大学(公办)、海南大学(公办)、广东医科大学(公办)、昆明医科大学(公办),一共44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上海高考录取线为521分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3-2021年各大学在上海市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21分的院校一共有17所。其中公办院校17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7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 202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521/14416 |
| 2023 | 宁波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521/14416 |
| 2023 | 海南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521/14416 |
| 2022 | 东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521/13075 |
| 2022 | 长安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521/13075 |
| 2022 | 云南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521/12863 |
| 2021 | 东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521/11175 |
| 2021 | 安徽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521/11175 |
| 2021 | 郑州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521/11175 |
| 在上海52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7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注:以上上海高考52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上海高考52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设有24个专业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沃特福德学院(中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2、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22年继续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同时,我校践行教书与育人、学校与社会、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相融合的培养理念,在培养模式上采用“通识及大类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的三阶段培养模式(即第一阶段学生完成通识课程和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打牢专业基础,提高专业能力,拓展专业思维;第三阶段根据个人学业或职业发展规划完成个性拓展课程学习);还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按照“转出无限制、转入达条件”的原则,积极鼓励一、二年级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同学申请辅修。
3、郑州大学简介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主校区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主校区南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主校区北校园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主校区东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主校区西校园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57号;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洛阳)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4万余人、研究生2.6万余人,以及来自96个国家的留学生2700余人。
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制定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拥有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地下工程灾变防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学校入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第一批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组成单位。牵头或参与建设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嵩山实验室、龙门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平原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10家省实验室。学校作为主要建设单位,负责河南省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拥有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组建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军民融合研究院等校级直属科研机构。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课题206项。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计440项。学校在神舟系列宇航员出舱面窗关键防护装置研究、高性能ITO靶材关键技术研究、磁约束热核聚变基础理论研究、车用燃料乙醇生产的关键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非开挖工程技术和装备、“一步法”固相合成半芳香的高效制备技术、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和催化工艺、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钢纤维混凝土特定结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物遗传与表观遗传研究、植物油菜素内酯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隋唐史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含科普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