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考生多少分能上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1、2024年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93分(位次13092),物理类为357分(位次29775)。
2、2023年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70分(位次16144),物理类为326分(位次29025)。
3、2022年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78分(位次21927),物理类为304分(位次32814)。
注:以上只是宁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宁夏(历史类) | 专科 | 393 | 13092 | 200 |
2023 | 宁夏(历史类) | 专科 | 370 | 16144 | 150 |
2022 | 宁夏(历史类) | 专科 | 278 | 21927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专科 | 357 | 29775 | 200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专科 | 326 | 29025 | 150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专科 | 304 | 32814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宁夏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水利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水情教育基地、重庆市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节水型校园、重庆市绿色校园、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职业教育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重庆市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单位、重庆市水利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第一批水情教育基地,是重庆市“双高”院校建设单位,全市首个环境资源法庭生态巡回审判站。
——师资队伍实力强。现有教职工77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0余人(含二级教授1人);专业及专业群带头人59人,骨干教师143人“双师型”教师454人,水利部水利行业“双师型”教师3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413人,其中博士4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 国家行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16人,省部级各行业各领域入库专家、裁判近400人。荣获全国水利职教名师、全国水利职教新星、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五一劳动奖、重庆最美女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思政工作者、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市高校优秀辅导员、重庆市巴渝技能之星等市级以上荣誉100余项。近三年,教师在国家和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2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9项。进入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竞争力50强。
——专业结构布局广。开设高职教育专业44个,在校生1.32万人,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贯通分段培养本科招生专业5个,重庆市属唯一设置专业7个,形成以工程技术为主体的“一特一优三大支撑,九大门类协同发展”专业结构布局,涵盖水利、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9个专业大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2 个、工信部产教融合试点专业1个、重庆市骨干专业4个、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市级“双高”专业群2个,创建“四共演进”新思路,引领专业群迭代升级,形成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骨干型专业群为支撑、培育型专业群为特色的“2+5+3”十大专业群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