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高考592分能上什么大学(592分可以报考的好大学名单)

更新时间:2024-07-27 18:56:31

2024年高考592分左右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9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

高考592分能上什么大学

一、高考59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59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湘潭大学(公办)、东华大学(公办)、北京邮电大学(预科)(公办)、华中农业大学(公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办)等,一共126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高考59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2023年各大学在各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92分的院校一共183所。其中公办院校183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序号院校属性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最低分
1暨南大学公办云南理科本一592
2复旦大学公办青海文科本一592
3兰州大学公办湖北历史类本科592
4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办天津综合类本科A592
5宁夏大学公办河南文科本一592
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办江西文科本一592
7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家专项)公办江西理科本一592
8昆明理工大学公办海南综合类本科592
9江南大学公办云南文科本一592
10长安大学(中法合作)公办四川理科本一592
11深圳大学公办广东物理类本科592
12北京邮电大学(预科)公办云南理科本一592
13江西理工大学公办海南综合类本科592
14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公办云南文科本一592
15吉首大学公办海南综合类本科592
16长沙理工大学公办天津综合类本科A592
1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办广东历史类本科592
18江南大学公办湖北物理类本科592
19南方医科大学公办广东物理类本科592
20中国传媒大学公办广东物理类本科592
21湖南师范大学公办广东物理类本科592
22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办湖北物理类本科592
2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公办安徽文科本一592
24江西财经大学公办江苏物理类本科592
25东北大学公办云南理科本一592
26合肥工业大学公办湖北物理类本科592
27苏州大学公办江苏物理类本科592
28河海大学公办江苏历史类本科592
29中国计量大学公办湖北物理类本科592
30武汉大学(公共卫生类专业)公办安徽文科本一592
59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83所),更多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30所院校,59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完整名单,请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三、592分可以报考的院校简介

1、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面向海外,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46949人,其中本科生31027人,研究生15922人,在校港澳台侨及国际学生15762人。学校校园文化多元共融,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谢思埸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2、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2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80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在校普通本科生15303人,研究生36690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学历留学生2535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621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9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获得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767人,占师资队伍比重近21%。

3、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面向未来,兰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奋斗,致力于在中国西部大地书写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答卷,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