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高考文科考生54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4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河南文科54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河南高考文科54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河南高考文科54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西南科技大学(公办)、安徽财经大学(公办)、东北师范大学(公办)、东北财经大学(公办)、浙大城市学院(公办),一共140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河南高考文史类54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河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4分的院校一共有24所。其中公办院校2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西南科技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44/14934 |
2024 | 安徽财经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44/14934 |
2023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44/26174 |
2023 | 东莞理工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44/26174 |
2023 | 厦门理工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44/26174 |
2022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44/14280 |
2022 | 北京科技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44/14280 |
2022 | 贵州大学(较高收费)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44/14280 |
在河南文科54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河南高考文科54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河南高考文科54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东莞理工学院简介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
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以更高效率的改革创新、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更高境界的担当作为,落实“学而知不足”校训要求,丰富“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办学思想,倡导“爱国奋斗、追求卓越”莞工精神,秉持“守正出新、登高致远”战略理念,践行“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价值追求,加快实施服务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2、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63年列入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英文校名确定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SISU”),并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3、贵州大学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42人次、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57人次;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5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7人和联系专家93人。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