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26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26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26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26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26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民办)、遂宁工程职业学院(民办)、武汉工商学院(民办)、长春东方职业学院(民办)、重庆电讯职业学院(民办),一共95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理工类26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61分的院校一共有11所。其中公办院校3所,民办院校8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1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61/235753 |
2024 | 遂宁工程职业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61/235753 |
2023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61/210332 |
2023 | 长江职业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61/210332 |
2023 | 广西科技职业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61/210332 |
2022 |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61/196122 |
2022 |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61/196122 |
2022 |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专科 | 261/196122 |
在湖北物理类26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26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26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遂宁工程职业学院简介
遂宁工程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 高等职业学院。学校位于四川省遂宁市。遂宁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黄金节点城市、 四川省现代产业基地、四川省战略部署建设的“六大都市区”之一,交通便利、历史文化 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好,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的求学宝地。学校以“厚 德立身,精技立业”为校训;以“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为校风;以“严谨世范,匠心诲 人”为教风;以“自强勤奋,求实笃行”为学风,按照“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 汇”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建校,汇聚了国内外高水平职业教育专家和管理团队,组建了 具有良好师德、精湛技艺的教师队伍。学校规划校园面积2000余亩,产教融合项目用地 1000余亩,总投资约35亿元。目前已建成的梧桐校区,建成了现代化智慧校园系统、教学 大楼、实验实训大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创新创业中心、标准 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教学生活设施,可容纳4500名学生学习生活。兴安 校区建成后,可容纳20000名学生学习生活。
2、广西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学院规划占地面积826亩,坐落在南宁空港经济区--广西首府南宁半小时经济圈内,近邻南宁吴圩国际机场,面向中越边境,直通北海,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校园景色与自然山水园林融为一体,生态园林式的校园环境体现了现代科技校园、生态人文校园的特色。
学院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为弥补区域市区内目前没有医学院、医护专业方面的空白,学院最近举办医学院,并在南宁市设立了附属医院-南宁玉洞医院。南宁玉洞医院是国家二级综合医院,已执业二十多年,集医疗、预防、康复、教学为一体,是南宁市良庆区政府医疗保障的主要力量,南宁市120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区、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3、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学校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各类建筑依山而建,拥有靓丽大气的外观;打造校园红色文化、景观文化、石刻文化,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干净,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印衬,呈现出清新雅致的氛围;建有建筑消防实训中心、装备制造实训中心、医卫实训中心等12个校内实训中心,82个实训(实验)室,建有63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实训工位4073个,仪器设备近4000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50余万册,功能区布局合理,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强化内培外引,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3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166人,高级职称教师142人,“双师型”教师128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建有7个教学创新团队、7个名师工作室、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首席技师工作室、13个校院级科研机构,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升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以“岗课赛证”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实训实习和技能鉴定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丰富师生业余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