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考生559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5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安徽历史类559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安徽高考历史类55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安徽高考历史类55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河南大学(公办)、安徽师范大学(公办)、河北大学(公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公办)、长江大学(公办),一共76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安徽高考文史类55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安徽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59分的院校一共有24所。其中公办院校2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河南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59/10438 |
2024 | 安徽师范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59/10508 |
2024 | 安徽师范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59/10534 |
2023 | 中国美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59/5544 |
2023 | 辽宁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59/5532 |
2023 | 北京体育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59/5569 |
2022 | 江苏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59/6025 |
2022 | 天津工业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59/5886 |
2022 | 浙江财经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559/5853 |
在安徽历史类55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安徽高考历史类55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安徽高考历史类559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河南大学简介
河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为林伯襄先生,校园选建于河南贡院 旧址之上。后历经中州大学 、 国立开封中山大学 ( 又称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省立河南大学 等阶段 ,1942年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 。 1952年院系调整 ,部分院系或独立建校或并入兄弟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 。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 校名。 2008年10月,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学校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1年来,学校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和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培养70多万名各类人才,为教育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突出贡献。
2、安徽师范大学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唯一)、全国首批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30多万名。
3、中国美术学院简介
西湖涌金,清波粼粼,象山叠翠,白鹭点点。
中国美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成绩均位列全国艺术类院校首位:学校和美术学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获得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一),艺术学理论获A-评级,戏剧与影视学获B+评级;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成绩优异、稳中有进;在“双万”建设中, 28个本科招生专业中的26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设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