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河北高考物理类540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4-12-14 15:26:18

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考生540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4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河北物理类540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河北高考物理类540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河北高考物理类54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河北高考物理类54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延边大学(公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外/港澳)、中南民族大学(公办)、广东药科大学(公办)、石河子大学(公办),一共914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河北高考理工类54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河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0分的院校一共有11所。其中公办院校10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延边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0/67377
2024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外/港澳物理类本科540/67377
2024中南民族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0/67377
2023温州医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0/56917
2022燕山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0/49002
2022四川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0/49002
2022广东金融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540/49002
在河北物理类540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河北高考物理类540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河北高考物理类540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延边大学简介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市和珲春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

学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和“自强、和合、日新”校风,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深入实施学校转型发展新战略新举措,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2、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简介

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国际大学园路1号,占地面积33.37万平方米,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资20.43亿元兴建。校园紧邻神仙岭和龙口水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共有21栋单体建筑,包括主楼、两栋实验楼、三栋教学楼以及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建筑。矗立于中心广场的主楼与莫斯科大学主楼造型非常相似,是校园的地标性建筑。主楼高156米,顶端的五角星被誉为“深北莫之星”。

2019年,获市科创委立项投入近2000万元建设(应用纳米光子学平台、分布式智慧能源产业应用实验室、航空内燃机性能实验室、集群智能国际创新实验室、先进互联与异质集成实验室、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实验室、智能无人系统联合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等)8个科创平台。2019年首次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省部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2022年首次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即获得8个项目资助,包括2项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3、中南民族大学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国家级24个),环境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0%。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0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815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976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79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49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2项;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1项;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国家级科研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校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第86位,自然指数2020年度排124位,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科版全部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级。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