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高考物理类考生46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6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福建物理类46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福建高考物理类46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福建高考物理类46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河北外国语学院(民办)、皖江工学院(民办)、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民办)、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民办)、鲁东大学(公办),一共6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福建高考理工类46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福建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65分的院校一共有30所。其中公办院校13所,民办院校17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河北外国语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65/100055 |
2024 | 皖江工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65/100055 |
2024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65/100055 |
2023 | 河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65/77902 |
2023 | 长江师范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65/77902 |
2023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65/77902 |
2022 | 湖南理工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65/72626 |
202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65/72626 |
2022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65/72626 |
在福建物理类46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福建高考物理类46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福建高考物理类46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河北外国语学院简介
河北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98年,原名“石家庄联合科技专修学院”。2001年4月,开展河北省学历文凭试点教育。2003年1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2011年筹建本科,2012年3月由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并更名为“河北外国语学院”,2015年5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12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院校。
河北外国语学院连续多年承办河北省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培训,承办河北省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承办中共河北省非公经济商协会党委组织的党员培训班、河北省贫困地区中学英语师资提升培训班、河北省工商联直属商会秘书长培训班、中国电信员工商务英语培训班、中国银行河北省总行及各支行15个语种的人才培训班等,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国际化服务。
2、皖江工学院简介
皖江工学院坐落全国文明城市、“诗仙”流连之地,享有“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美誉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前身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于200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201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
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创新与产业工作师学院11个教学单位。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现有招生专业34个,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水利为特色,工、经、管、艺、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结构。省级及以上重点建设专业项目26项,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构建了国家-省-校三个层次的一流专业建设体系。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特色专业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个,安徽省“振兴计划”建设专业4个。
3、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始建于1999年7月,时名大连医科大学分校。2004年3月经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更为现名。2007年1月由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金真源集团共同举办。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英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高校或机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其中,护理学、助产学等专业开展学生赴日留学与就业项目,为提高办学声誉和拓宽办学渠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