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湖北高考历史类513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3-04 07:57:57

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类考生51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1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历史类51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湖北高考历史类513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湖北高考历史类51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历史类51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山西医科大学(公办)、华北理工大学(公办)、遵义医科大学(公办)、贵州警察学院(公办)、长春工业大学(公办),一共47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文史类51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13分的院校一共有24所。其中公办院校2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山西医科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13/18274
2024华北理工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13/18274
2024遵义医科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13/18274
2023沈阳药科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13/17274
2023南昌医学院公办历史类本科513/17274
2023长春师范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13/17274
2022安徽理工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13/17754
2022西华师范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13/17754
202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13/17754
在湖北历史类51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湖北高考历史类51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历史类51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华北理工大学简介

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文、理、经、管、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等教育层次和类别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重点支持的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校园。

学校1895年办学,1958年建校,2010年医工联合。工医两脉,同根同源,根在煤炭,源自开滦。开平煤矿(后为开滦煤矿)西法采煤拉开唐山近代工业化帷幕,成为1895年创办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门(后调整为天津大学矿冶工程系)和1896年创办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的重要动因;1926年,为解煤矿工人救护急需,开滦矿务总局筹办开滦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结构大调整后,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河北省在唐山市复建矿冶学科。1958年,省市两级政府和省煤管局决定举办以采矿为主的唐山矿冶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参与筹建,支援教师和管理干部,建校之初学校由开滦党委会直接领导;同年,开滦煤矿卫生学校(原开滦护校)更名为开滦医学专科学校,工医两脉同年举办高等教育。1959年,天津大学矿冶工程系全部迁入唐山矿冶学院,曾沿用河北唐山矿冶学院、河北矿冶学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河北理工学院、河北理工大学等校名;1963年,开滦煤矿卫校和阜新煤矿卫校、唐山卫校大专班合并成立唐山煤矿医学院,曾沿用河北医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等校名。2010年,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强强联合组建河北联合大学,2015年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

2、沈阳药科大学简介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始建于江西瑞金,前身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关怀下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34年,学校跟随红军长征,在二万五千里征途中历练,边走边学,边学边战,“马背上的药箱”精神与光荣传承至今,为祖国革命事业和药学事业发展培养了十五万余名药学专门人才,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药科大学。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秉承“以药学研究为特色,向大健康产业全域延伸”的发展思想,建成了集科技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药品监管服务于一体的“3+1”型药物创新体系。体系拥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59个,包括国家药物创新综合性平台、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智能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与评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涵盖了新药临床前研发完整技术链,部分功能与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接轨。

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介

——服务产业,引领职教,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平台,入选国家民委研究基地1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建有1个科技部协同创新平台(粤港制造云服务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8个省级研究基地、5个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基地,5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3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含共建),3个广州市社科普及基地(含共建),12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12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团队。此外,学校还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源市广师大研究院。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共58项(自然科学37项,人文社科2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技术发明奖1项,第九届广东杰出发明人奖1项,广东省人文社科成果奖2项。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