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高考物理类考生480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8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广东物理类480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广东高考物理类48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广东高考物理类48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公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民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民办)、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民办)、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民办),一共134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广东高考理工类48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广东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80分的院校一共有42所。其中公办院校4所,民办院校38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9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3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480/183858 |
2024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0/184331 |
2024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0/184576 |
2023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480/172133 |
2023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0/171442 |
2023 | 广州南方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0/171800 |
2022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480/175030 |
2022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480/174713 |
2022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0/174227 |
在广东物理类480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广东高考物理类480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广东高考物理类480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其前身是1993年创建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6月,教育部批准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资源设立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成为教育部印发实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以来,第一所以优质“双高”学校为基础设置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校以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定职教本色,坚持深圳特色,深入对接国家所向、深圳所需,秉持“德业并进、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多个第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
学校现有西丽校区、华侨城校区、深汕校区等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4000余亩。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学校设有本科教育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传播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商务外语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品药品学院、数字创意与动画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单位,学校紧跟深圳重点产业布局建立15个专业群,202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6个、全日制专科招生专业86个。
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33年,是省属唯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8326人。学校前身是“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90年职业教育历史,1959-1963年和1978-1983年两段时期,曾开办本科职业教育。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均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雇主满意度达到96%以上。
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5月8日正式成立的独立学院,以北京理工大学为办学主体,是其重要战略延伸和组成。
学校不断引进北京理工大学校本部优势资源,成立了珠海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院士工作站(珠海)、北京理工大学两化融合发展研究院(珠海)。依托北京理工大学校本部高端科研平台资源,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珠海市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学校建立了以周立伟院士、朵英贤院士、甘晓华院士、梁慧星学部委员等专家为核心的光电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民用无人机技术、印制材料、高端制造业、民商法、港航物流、产业生态等科研创新团队。学校已建成各级科研平台23个,包括1个省部级实验室珠海分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联合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市级中小企业开放实验室,1个市级公共实验室,2个市级公共技术平台,6个市级社科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