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湖南高考物理类544分能上哪些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4-06 12:58:35

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类考生54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4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南物理类54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湖南高考物理类544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湖南高考物理类54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南高考物理类54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杭州师范大学(公办)、长沙理工大学(公办)、海南大学(公办)、湖北工业大学(公办),一共89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南高考理工类54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4分的院校一共有46所。其中公办院校46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物理类本科544/45813
2024杭州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4/45813
2024长沙理工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4/45813
202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4/45637
2023贵州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4/45637
2023河北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4/45637
2022中国医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4/35521
2022浙江财经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4/35521
2022燕山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44/35521
在湖南物理类54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湖南高考物理类54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南高考物理类54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杭州师范大学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至创建于1908年的全国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78年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单位、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地方实施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7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16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2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19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

2、长沙理工大学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学校现有8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8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1门,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12个,省级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平台65个。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学校。2018年以来,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160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3900余项。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中位列全国13位。

3、中国医科大学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30多万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其中,国家卫生部正副部长1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100余位,将军40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2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位,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学校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18个学院、3个研究院、2个教研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6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普通本科专业26个,有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教学项目有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包括黄大年式教学团队)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16本,4本教材获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1人,入选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项目有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向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转型发展试点专业5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跨专业实训平台1个,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8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8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1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5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7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5个。学校现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开放床位12877张,牙科综合治疗椅267张。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