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山西高考理科525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4-07 08:55:44

2025年山西高考理科考生52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2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山西理科52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山西高考理科525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山西高考理科52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山西高考理科52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河南大学(公办)、西北政法大学(公办)、南京林业大学(公办)、东莞理工学院(公办)、北京体育大学(公办),一共9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山西高考理工类52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山西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25分的院校一共有13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3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河南大学(A1)公办理科本一A1525/34494
2024西北政法大学(B)公办理科本一B525/34494
2024南京林业大学(B)公办理科本一B525/34494
2023华中农业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525/23678
2023上海电力大学(B)公办理科本一B525/23678
202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A1)中外/港澳理科本一A1525/23678
2022中国海洋大学(A1)公办理科本一A1525/22391
2022华南师范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525/22391
2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A1)公办理科本一A1525/22391
在山西理科52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3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山西高考理科52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山西高考理科52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西北政法大学简介

西北政法大学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是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是西北地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法学高等教育“立格联盟”和西安高水平有特色高校“长安联盟”的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历经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成建制调入,组建西安政法学院,后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建校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形成了“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老延大优良传统,铸就了“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凝练了“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培养了18万余名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上海电力大学简介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近年来,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三千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项项目、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项目、启明星项目、启明星培育(扬帆专项)、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700余项;近年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78项,其中国家奖3项。学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入选首批上海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并拥有千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多篇论文入选ESI论文。

3、华南师范大学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及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三校区四校园”,包括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学校设4个学部、38个学院、11个研究院(中心)。

  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工5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600余人,正高级690人、副高级71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87人次、省级人才260人次。院士(含双聘和外籍)8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四青人才4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9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45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50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 人,省级劳动模范 3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