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辽宁高考历史类584分能上哪些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4-12-09 10:54:10

2025年辽宁高考历史类考生58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8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辽宁历史类58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辽宁高考历史类584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辽宁高考历史类58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辽宁高考历史类58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公办)、郑州大学(公办)、江南大学(公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办)、首都师范大学(公办),一共635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辽宁高考文史类58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辽宁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84分的院校一共有8所。其中公办院校8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8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公办历史类本科584/3021
2024郑州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84/3021
202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84/2226
202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84/2226
2022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公办历史类本科584/2181
2022华南理工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84/2175
2022北京化工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84/2142
在辽宁历史类58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8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辽宁高考历史类58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辽宁高考历史类58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轮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如今,威海校区秉承“知行”校训,肩负新的使命,正以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服务于威海的国际化“精致城市”发展,服务于学校的“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2、郑州大学简介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主校区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主校区南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主校区北校园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主校区东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主校区西校园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57号;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洛阳)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4万余人、研究生2.6万余人,以及来自96个国家的留学生2700余人。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校党委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区域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3、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学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聚焦支撑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立足京津冀、长三角等动力源地区,布局建设区域研究院、产学研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新型外设科研机构,持续推动校地校企合作走深走实。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动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化、中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头部企业战略合作,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共建创新联合体。学校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产业拥有10余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