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甘肃高考物理类50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3-28 06:48:01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考生50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0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甘肃物理类50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甘肃高考物理类504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甘肃高考物理类50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甘肃高考物理类50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东北财经大学(公办)、三峡大学(公办)、西南科技大学(公办)、西南医科大学(公办)、安徽财经大学(公办),一共71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甘肃高考理工类50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甘肃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4分的院校一共有24所。其中公办院校2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东北财经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04/31251
2024三峡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04/31251
2024西南科技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04/31251
2023中国农业大学(预科)公办理科本一504/12147
2023海南大学(软件类)公办理科本一504/12147
2022东北大学(矿类专业)公办理科本一504/12210
2022宁波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04/12210
2022广西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04/12210
在甘肃物理类50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甘肃高考物理类50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甘肃高考物理类50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西南科技大学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俊辉、校长黄琦。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2、中国农业大学简介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是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现已自主设置营养与健康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图书情报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等。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1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1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1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部级综合试验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人类营养与健康,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在生物育种、健康养殖、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工程、食品制造、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全球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34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奠定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3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8名,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1项,其中主报1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72项。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百分之一,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的总引用量保持在全球前千分之一,农业科学总引用量保持全球前万分之一。

3、海南大学简介

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发挥海南自贸港对外开放的优势,逐步形成以服务“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交流为重点、深耕热带国家和地区为特色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学校实施“一院一校”国际合作交流行动计划,先后与41个国家和地区223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4个,合作办学招生计划达2950人。已建成完整的本硕博国际学生教育培养体系,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发起成立“热带高校联盟”“中国—东盟体育文化发展联盟”“海上丝绸之路艺术教育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教育联盟”。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