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安徽高考物理类572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4-12-10 06:32:44

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考生572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7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安徽物理类572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安徽高考物理类572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安徽高考物理类57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安徽高考物理类57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港澳)、南京审计大学(公办)、成都理工大学(公办)、江西财经大学(公办)、安徽师范大学(公办),一共940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安徽高考理工类57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安徽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72分的院校一共有21所。其中公办院校19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港澳物理类本科572/44871
2024南京审计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2/44405
2024成都理工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72/44255
2023西南大学(中外合作)公办理科本一572/28867
2023上海海事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72/28913
2022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中外合作)公办理科本一572/24301
2022安徽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72/24293
2022太原理工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72/23912
在安徽物理类57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安徽高考物理类57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安徽高考物理类572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宁波诺丁汉大学简介

宁波诺丁汉大学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也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学校致力于培养立足中国、具有国际化视野且能胜任未来的创新型高级人才,面向国内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注册学生人数9000多名,来自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诺至今已培养了14届本科毕业生、15届硕士毕业生,并从2009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宁波诺丁汉大学非常重视为学生搭建平台。作为国际研究型大学U21成员之一,宁波诺丁汉大学现与遍布4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海外一流院校建立密切交流合作关系,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体验海外学习的机会。除了正常的学期交换交流以外,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全球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海外经历。

2、上海海事大学简介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

学校与境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3、太原理工大学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坐落于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1953年,学校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国家高教部;1962年划归山西省管理;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120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传统,彰显“敢为人先、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涌现出一批学术大师、行业翘楚和道德楷模,如著名教育家赵宗复、“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曰伦、圆弧齿轮专家朱景梓、“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谢克昌、“知识分子楷模”栾茀、“草原公仆”云布龙等,深刻诠释着百廿老校“得天下英才以育之、育一代新人以报国”的崇高追求。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818项;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3项。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才智引擎,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累计为地方和行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