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高考理科考生426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26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新疆理科426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新疆高考理科42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新疆高考理科42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中南大学(公办)、中国海洋大学(公办)、北京体育大学(公办)、新疆医科大学(公办)、浙江工商大学(公办),一共19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新疆高考理工类426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新疆(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26分的院校一共有17所。其中公办院校17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7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中南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26/1825 |
2024 | 中国海洋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26/1825 |
2024 | 北京体育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26/12763 |
2023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26/1577 |
2023 | 武汉科技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26/13518 |
2023 | 天津理工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26/13518 |
202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26/13446 |
2022 | 常州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26/13446 |
2022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26/13446 |
在新疆理科426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7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新疆高考理科42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新疆高考理科426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中国海洋大学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2、武汉科技大学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湖北省“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5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318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等培养计划入选者9人,湖北名师15人,湖北名师工作室8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5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5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混合智能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
3、天津理工大学简介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研究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联合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各类智库共25个。牵头建设天津市“西青大学科技园”,实施科技强校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杰青、优青、科技部重点研发、军民融合及各类国家级项目300余项,投入研发经费11亿余元,获得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自然指数位列全国高校百强。近5年,学校各类科技成果转化2052项,金额总计10.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