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新疆高考文科387分能上哪些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4-12-19 18:24:11

2025年新疆高考文科考生38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8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新疆文科38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新疆高考文科387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新疆高考文科38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新疆高考文科38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公办)、长春师范大学(公办)、湖州师范学院(公办)、湖南农业大学(公办)、重庆文理学院(公办),一共43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新疆高考文史类38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新疆(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87分的院校一共有10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4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公办文科本二387/6411
2024天津科技大学公办文科本一(单列类外语)387/1286
2024西安外国语大学公办文科本一(单列类外语)387/1286
2023河北金融学院公办文科本二387/9924
2023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民办文科本二387/9924
2022青岛大学公办文科本一(单列类外语)387/1085
2022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民办文科本二387/7912
2022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民办文科本二387/7912
在新疆文科38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新疆高考文科38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新疆高考文科38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天津科技大学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双城之“滨城”唯--所拥有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学。建校65载,学校秉承“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办学传统,弘扬“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术名家和行业翘楚,赢得了公认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24人,教授、副教授72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391人。拥有院士7名(含双聘)、“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27名、天津市杰出人才等省部级人才145名、教育部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40支,涌现出了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

2、西安外国语大学简介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1951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由兰州大学文学院俄文系、西北大学外国语文系俄文组、俄文专修科合并组建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前身——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2年,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并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开始为国家培养本科层次外语人才。

学校现有22个学院(部)等教学机构,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包含16个博士二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级一流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地理学、工商管理学等9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翻译、国际中文教育、旅游管理、会计、新闻与传播、教育、金融、国际商务、戏剧与影视、设计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30个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非通用语种专业20个。英语等20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外交学等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校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与西北政法大学开设陕西省首个“德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同时在校内,学校大力开展“双外语+专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开设有外交、国际贸易、新闻传播、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旅游、中译外(英语、俄语、德语)等9个卓越人才实验班和1个英语拔尖人才实验班,是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非通语种提前批次招生和接收保送生资格院校。

3、青岛大学简介

青岛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和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

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8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