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高考历史类考生45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5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甘肃历史类45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甘肃高考历史类45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甘肃高考历史类45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公办)、湖南女子学院(公办)、兰州财经大学(公办)、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公办)、西北民族大学(公办),一共28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甘肃高考文史类45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甘肃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54分的院校一共有22所。其中公办院校21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54/16752 |
2024 | 湖南女子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54/16752 |
2024 | 兰州财经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54/16752 |
2023 | 吉林财经大学(对等培养非民语类)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54/15687 |
2023 | 四川旅游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54/15687 |
2023 | 莆田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54/15687 |
2022 | 盐城师范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54/16123 |
2022 | 四川旅游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54/16123 |
2022 | 九江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54/16123 |
在甘肃历史类45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甘肃高考历史类45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甘肃高考历史类45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湖南女子学院简介
湖南女子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85年,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加入世界女子教育联盟,2014年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全国妇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国女子高校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怀。建校之初,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并题词“祖国的兴旺发达,需要更多的妇女人才”;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生前担任学校名誉校长;陈慕华、彭珮云、顾秀莲、陈至立等先后来校视察并指导工作。
2、兰州财经大学简介
兰州财经大学是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重要的财经类院校,是黄河流域上游唯一一所具有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财经大学。学校起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甘肃职工财经学院并入兰州商学院;2002年甘肃冶金工业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4年甘肃省计划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获批设立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和平、段家滩、东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3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547.22万元。校园绿化面积31.54万平方米,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6万册、电子图书837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万余人,博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继续教育学员1.2万余人,留学生21人。
3、四川旅游学院简介
四川旅游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内第一所以“旅游”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学校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2018年学校被国务院侨办批准为“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计划基地”,2021年9月学校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肩负“强旅报国”的历史使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传承中国优秀旅游文化、中国优秀饮食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坚持产教融合。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等厅局以及雅安、资阳等20余个地市州人民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省旅投、省商投等近100个企业及相关协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大量协同育人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先后为地方(行业)制定标准14个,为省市政府制定旅游、川菜、户外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咨询建议20余项。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