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贵州高考历史类359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更新时间:2025-05-11 11:14:16

2025年贵州高考历史类考生359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5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贵州历史类359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贵州高考历史类359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一、贵州高考历史类35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贵州高考历史类35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公办)、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公办)、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公办)、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一共669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贵州高考文史类35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贵州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59分的院校一共有14所。其中公办院校9所,民办院校5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4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公办历史类专科359/78379
2024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59/78077
2024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59/78229
2023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民办文科专科359/103784
2023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民办文科专科359/103558
2023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民办文科专科359/103763
2022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公办文科专科359/105014
2022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文科专科359/105035
2022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文科专科359/105097
在贵州历史类35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贵州高考历史类35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贵州高考历史类359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是1993年由同济大学退休教师协会举办,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纳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首任董事长为两院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李国豪,第二任董事长为上海市原副市长夏克强,现任董事长为同济大学原党委书记周家伦。学校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贯坚持依法办学和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原则,不断强化办学规范管理,杜绝各类违反法规行为。学校资产均系社会公益性资产,并始终归属学校名下。

学校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术、土木建筑类专业为特色,紧密结合新技术发展、产业升级的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重点建设土木建筑、财经、汽车、计算机、艺术设计、交通运输、护理、学前教育等专业。其中建筑设计、助产、工程造价三个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专业建设是立校之本,质量提升是强校之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2、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简介

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Gui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十三五”期间,学院紧跟国家教育改革步伐,紧扣时代脉搏,确立了“求真务实、知行合一、追求精益、职教报国”办学宗旨;确立了“立足黔南、面向贵州、辐射西南”办学定位;确立了“感恩、阳光、严谨、责任”校训;确立了“学以致用、用以致远”校风,确立了“立德、立业、立应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确立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育人方针;确立了“把学院打造成为,以化工为特色,以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医护等专业群技柱,多专业(群)协调发展,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社会好评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10000余名学生、400余名教职员工的办学规模。

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简介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江西省政府主办、省自然资源厅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院。地处江西省赣州市。1958年5月建校,原为地质矿产部直属院校,历经江西地质学院、江西省地质学校、赣州地质学校、南方工业学校、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五个发展阶段。

学校于2021年成功申报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成为江西省首个牵头建设部级重点实验室的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了ICT科创中心、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等15个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近5年技术服务产值1.97亿元,年均技术服务到款全额超5000万元,综合效益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