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442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442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44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44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福建农林大学(公办)、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民办)、湖北恩施学院(民办)、武汉文理学院(民办)、福州理工学院(民办),一共7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理工类44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2分的院校一共有21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15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福建农林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2/136436 |
2024 | 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2/136436 |
2024 | 湖北恩施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2/136436 |
2023 |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2/117824 |
2023 | 南昌理工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2/117824 |
2023 | 西安培华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2/117824 |
2022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2/103877 |
2022 | 北部湾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2/103877 |
2022 | 忻州师范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2/103877 |
在湖北物理类44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44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442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福建农林大学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会福州,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学校现有金山校区、旗山校区、安溪校区和南平校区(基地)。校园占地4900余亩,另有科教基地200余亩,教学林场5.5万余亩。拥有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334万册,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51万册。学校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2、湖北恩施学院简介
湖北恩施学院(原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坐落在世界硒都、人间仙境、天然氧吧、美丽如画的湖北恩施,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于2003年3月创办,2012年5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湖北恩施学院。现面向全国24个省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1.7万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72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76.2%,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比39%。现有主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8000余万元,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70万册;建有实习实训基地160多个,其中附属医院4个、教学医院8个,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韩国湖西大学、庆云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普希金大学等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与湖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共建硕士生培养协同创新基地。
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科学研究 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80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以及同等级别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共计72项。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5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学校持续推进花江智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深圳市桂电电子信息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政产学研平台建设。学校大力推进桂电南宁研究院建设,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桂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