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高考物理类考生36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6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吉林物理类36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吉林高考物理类3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吉林高考物理类3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民办)、内蒙古农业大学(公办),一共2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吉林高考理工类36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吉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63分的院校一共有21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9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3 | 沈阳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理科 | 本二A | 363/44708 |
2023 | 太原科技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二A | 363/44708 |
2023 | 长春师范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理科 | 本二A | 363/44708 |
2022 | 滁州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A | 363/55010 |
2022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民办 | 理科 | 本二A | 363/55010 |
2022 |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 民办 | 理科 | 本二A | 363/55010 |
在吉林物理类36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吉林高考物理类3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吉林高考物理类36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太原科技大学简介
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也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06年)、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2016年)、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
学校是产学研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2001年学校联合太重集团、太钢集团、柳工集团、徐工集团、山推集团等全国40多家机械制造骨干企业成立产学研董事会,先后与三一重工、中信重工、中联重工、徐工、柳工、洛阳轴承等全国三百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并与江苏海安县合作建设海安锻压装备产业研究院,与山西省晋城市合作建设晋城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2、长春师范大学简介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学校建有长吉、乐群、北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12.5万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0.5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1亿元。图书馆藏书205.07万册。学校设有81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教职工1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目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3、滁州学院简介
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城市之一,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皖北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分校)等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定名为滁州学院。2014年被确定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2017年以良好状态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确立了“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积淀了“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大学精神,铸就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形成了“爱国荣校、尊学敬道”的校风、“博学善导、敬业爱生”的教风、“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办学定位,探索出一条“由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发展之路。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安徽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外事工作先进单位等。中宣部《党建》杂志、《中国教育报》报道了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