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类考生44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历史类44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北高考历史类44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历史类44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民办)、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民办)、武汉传媒学院(民办)、渭南师范学院(公办)、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民办),一共8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文史类44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1分的院校一共有10所。其中公办院校1所,民办院校9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9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民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41/41808 |
2024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民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41/41808 |
2024 | 武汉传媒学院 | 民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41/41808 |
2023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民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41/42087 |
2022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441/47049 |
2022 | 浙江树人学院 | 民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41/47049 |
2022 | 南昌交通学院 | 民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41/47049 |
在湖北历史类44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湖北高考历史类44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历史类44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简介
江西省首批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构建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干,艺、教、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现设有人工智能学院、软件与区块链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际商务学院、财经学院、现代管理学院、光华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共14个教学单位(部)。招生本科专业35个、专科专业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9项,省级一流课程(含精品课程、线上优质课)1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南昌市重点实验室1个。
2、浙江树人学院简介
学校现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3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设有树兰国际医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8万余人。教研设备资产总值约3.8亿元,图书馆总藏书量210万余册,电子图书约100万余种。
学校致力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有“智慧康养产业学院”“树兰国际护理学院”“绍兴黄酒学院”等12所行业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系浙江省首批21所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3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所,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3个。学校注重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建有“一园三区两空间一中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空间,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夺取一等奖,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等各类大奖。近三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奖10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创业率保持在全省本科院校前十位。
3、南昌交通学院简介
南昌交通学院(原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20年年底,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更名为南昌交通学院,是江西省首批成功转设的高校之一。目前,学校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专科学历教育,适当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与华东交通大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会计、翻译五个专业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
教育教学:根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学校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重平均占比超32%,成功入选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重点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先后与江西靖安县、宜黄县,浙江永康市、贵州纳雍县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大唐移动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江西省建筑技术促进中心等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校政企合作,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100%。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布局,学校不断优化、调整专业设置,43个本科专业中,与江西三大产业、“1269行动计划”和重点产业链相关专业数38个,占比88.37%;并先后成立了“紫光芯云产业学院”“智能建造产业学院”“通信技术现代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学院”“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元宇宙产业学院”“数智五金产业学院”7个产业学院。为加强新工科建设,2022年学校成立新工科教育发展促进中心,规划投入1.86亿元开发融合教育智能体的互动课堂与场景学习系统,全面构建“互动式学习、混合式实践”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一体化推进学校22个工科专业进行工程教育认证建设。依托铁路系统单位、校企合作单位和在赣浙企的丰富企业资源,历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位于江西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考研(含出国留学)、参军入伍、录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央国企、上市大型企业等人数逐年增加,高质量就业位居同类院校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