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高考物理类考生44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黑龙江物理类44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黑龙江高考物理类44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黑龙江高考物理类44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福建农林大学(公办)、安徽建筑大学(公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公办)、岭南师范学院(公办)、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公办),一共434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黑龙江高考理工类44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黑龙江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4分的院校一共有22所。其中公办院校20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福建农林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4/54229 |
2024 | 安徽建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4/54229 |
2024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44/54229 |
2023 | 华北理工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A | 444/27970 |
202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A | 444/27970 |
2023 | 甘肃政法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A | 444/27970 |
2022 | 武汉理工大学(B) | 公办 | 理科 | 本一B | 444/32535 |
2022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中外/港澳 | 理科 | 本一A | 444/32535 |
2022 | 济南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二A | 444/32535 |
在黑龙江物理类44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黑龙江高考物理类44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黑龙江高考物理类44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简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交通便捷,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普通本科专业在河南省全部纳入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6120人。现有教职工212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64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省教学名师14人,省优秀教师15人,省师德先进个人7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省文明教师2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9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90人。
2、甘肃政法大学简介
甘肃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管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甘肃省省属的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崇尚法治,具有远大抱负、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办博士研究生教育,持续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整体推进学校专业水平提升。加强“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文科与理工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学校坚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努力把学校建成西部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政法大学。
3、武汉理工大学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5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近7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是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7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3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近五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称号,2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3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3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1人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2人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人获“中国青年好网民”称号。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榜单中位列全国第四,在2018年度和2022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两次位列全国第一。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超过50%。在2021年举行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会上,学校作为唯一高校代表作典型发言。2023年7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我校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