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高考文科考生512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1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河南文科512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河南高考文科51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河南高考文科51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大连交通大学(公办)、成都师范学院(公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公办)、绍兴文理学院(公办)、宁波工程学院(公办),一共67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河南高考文史类51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河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12分的院校一共有42所。其中公办院校40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大连交通大学(较高收费)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12/30726 |
2024 | 成都师范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12/30726 |
2024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12/30726 |
2023 | 福建农林大学(较高收费)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12/50271 |
2023 | 沈阳师范大学(较高收费)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12/50271 |
2023 | 贵州师范大学(其他单列)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12/50271 |
2022 | 河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12/33818 |
2022 | 湖州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12/33818 |
2022 | 海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12/33818 |
在河南文科51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河南高考文科51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河南高考文科512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成都师范学院简介
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本科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单位、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四川省综合改革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四川省公费师范生和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四川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校本部在温江校区。
学校创建于 1955 年,前身系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1964 年)、四川省教育学院(1978年)、四川教育学院(1984 年)等发展阶段。2012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学校先后培养了毕业生 15 万余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60 余人,市、州、县教育部门负责人 150 余人,中职和中小学校长 1100 余人,高级、特级教师等名优教师 1 万余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西南交通大学原校长徐飞、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校长肖明华、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和 CEO 朱明跃、全国政协委员李正国等一大批在基础教育、企业和党政机关工作的杰出人才。
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小学和学前师资为重点的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其前身江苏教育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江苏省17所公办本科学校之一。1959年,学校在全国省级教育学院中率先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七十余年来,学校师生躬耕教坛、兴教报国,形成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强师兴教、忠诚担当”的优良传统,诠释了“崇德敬业、求真创新”的校训内涵,赓续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学校现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面积71.87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13000人。专任教师高职比、博士比均超过40%,其中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督学、省督学、省思政“领航·扬帆”人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60人次。
3、湖州学院简介
湖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2021年1月,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湖州学院。学校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院校之一。
学校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主线,扎实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线协同。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立体优化育人环境,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成150余门优质课堂,立项建设71门省级一流课程,7部省级教材。获批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13名教师获省级教学竞赛奖项,在浙江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文科组和思想政治专项组两个一等奖。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成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建成校外学生实践基地156个,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显著,近三年学生荣获国家级一类学科竞赛奖项12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9项;荣获省级学科竞赛奖项550余项,其中省级一等奖80多项。学校办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新生入学分数线连创新高,位居省内同等院校前列,学校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