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高考物理类考生499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9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广东物理类499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广东高考物理类49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广东高考物理类49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公办)、五邑大学(公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公办)、南昌师范学院(公办)、惠州学院(公办),一共412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广东高考理工类49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广东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99分的院校一共有55所。其中公办院校48所,民办院校7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55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148871 |
2024 | 五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148915 |
2024 | 五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149389 |
2023 | 五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143370 |
2023 | 五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143925 |
2023 | 惠州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142917 |
2022 | 五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144690 |
2022 | 广东海洋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143630 |
2022 | 合肥师范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144297 |
在广东物理类49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55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广东高考物理类49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广东高考物理类499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介
——服务产业,引领职教,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民族学、教育学、电子信息3大学科高峰,ESI工程科学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大主要学科门类,有民族学、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32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8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00余人。
2、五邑大学简介
五邑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公办高等学校,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城区,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学生,面向国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各类在籍学生2.2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2万人,硕士研究生1400人。
3、广东海洋大学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高校,是一所以海洋与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育人效果显著。建校88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商业组全国金奖;“珍珠产业4.0——引领世界珠宝行业进入新时代”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全国金奖。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