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江苏高考物理类557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8-14 14:32:27

2025年江苏高考物理类考生55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5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江苏物理类55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江苏高考物理类557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江苏高考物理类55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江苏高考物理类55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南京林业大学(公办)、南通大学(公办)、南昌航空大学(公办)、成都大学(公办)、苏州科技大学(公办),一共81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江苏高考理工类55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江苏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57分的院校一共有34所。其中公办院校3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南京林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57/72743
2024南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57/72743
2024南昌航空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57/72743
2023江苏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57/70200
2023扬州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57/70200
2023四川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57/70200
2022南京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57/47931
2022南京医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57/47931
2022西南石油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57/47931
在江苏物理类55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江苏高考物理类55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江苏高考物理类55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南通大学简介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2023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02位,自然指数排名居内地高校第76位,ESI列内地高校综合排名列第113位。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共有3名本科毕业生入选两院院士,人数并列全国高校第35位。

2、四川师范大学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和位于成渝地区发展腹地遂宁市的遂宁校区。

2017年,学校牵头成立C5教育精准扶贫联盟;2020年,学校成立“四川乡村振兴学院”(总部),并先后在仪陇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苍溪县、达川区、普格县、理塘县、恩阳区、巴中市、凉山州、绵竹市、遂宁市、岳池县、南部县、江油市等地区挂牌成立四川师范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助力精准脱贫,振兴乡村发展。

3、西南石油大学简介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2017年9月,入选为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2753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8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21人。有500余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能源大奖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天府万人杰出科学家4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4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79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1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2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师1人,“天府青城计划”"教育领军人才1人,“天府青城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天府青城计划”科技著英9人,“天府青城计划”社科著英2人,“天府青城计划”"青年科技人才4人,四川省天府学者特聘专家4人,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优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21人。有100余人次重要荣誉称号获得者。其中,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最美教师”1人,省“四有”好老师1人,省教书育人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师德楷模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5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