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福建高考物理类645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9-07 16:44:20

2025年福建高考物理类考生64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64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福建物理类64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福建高考物理类645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福建高考物理类64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福建高考物理类64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北京交通大学(公办)、吉林大学(公办)、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办)、西安交通大学(公办),一共99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福建高考理工类64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福建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45分的院校一共有4所。其中公办院校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北京交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645/3546
2023北京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645/2635
2022上海交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645/1325
2022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645/1325
在福建物理类64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福建高考物理类64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福建高考物理类64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北京师范大学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由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两个校区(含五个校园)组成。北京校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643人,全日制研究生13000人,非全日制研究生4742人;珠海校区于2019年4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现有全日制本科生6318人,全日制研究生2935人,非全日制研究生1133人。学校设3个学部、28个学院、2个系、9个研究院(中心)、5个书院。馆藏印本文献559万余册,电子图书924万余册。

2、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年来,通过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专项”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崇明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浙江大学医学院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位于历史悠久、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浙江杭州。其前身是由1912年创办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国人最早自办的西式医学院校)和1945年创设的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而成的浙江医学院,1960年升格为浙江医科大学,1999年,在浙江大学并校发展次年,重组成立了浙江大学医学院。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学院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高端谋划、深度融合、优化合作、精准帮扶,逐步实现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大格局。注重学科与科研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重大成果产出及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拥有一批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基地,包括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3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