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广东高考历史类568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8-31 11:53:04

2025年广东高考历史类考生56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6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广东历史类56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广东高考历史类568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广东高考历史类56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广东高考历史类56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云南大学(公办)、南京审计大学(公办)、海南大学(公办)、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公办)、华南农业大学(公办),一共665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广东高考文史类56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广东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68分的院校一共有10所。其中公办院校10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云南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68/9137
2024南京审计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68/9186
2024海南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68/9071
2023辽宁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68/9540
2023江西师范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68/9630
2023重庆师范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68/9741
2022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公办历史类本科568/6665
2022北京化工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68/6763
2022南京农业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68/6864
在广东历史类56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广东高考历史类56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广东高考历史类56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南京审计大学简介

南京审计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创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 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需加强建设),2022年通过核查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8万余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名,其中,正高职称2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800余名;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位于浦口校区。

2、海南大学简介

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发挥海南自贸港对外开放的优势,逐步形成以服务“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交流为重点、深耕热带国家和地区为特色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学校实施“一院一校”国际合作交流行动计划,先后与41个国家和地区223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4个,合作办学招生计划达2950人。已建成完整的本硕博国际学生教育培养体系,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发起成立“热带高校联盟”“中国—东盟体育文化发展联盟”“海上丝绸之路艺术教育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旅游教育联盟”。

3、重庆师范大学简介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创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创办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学校是西部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面积2688亩,现有17个二级学院,在校学生近33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400余人、留学生近400人。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五育并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实施“以学科发展为引领,打造标志性科研成果群为关键,培引高端人才为核心”的学科科研人才三者联动战略,努力“培育名生、塑造名师、打造名气”,倡导师生弘扬“学气”、保持“静气”、锤炼“勇气”、涵养“大气”,积极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自信和谐的氛围,凝聚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合力,形成“重师奋进共同体”,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