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高考理科考生55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5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云南理科55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云南高考理科55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云南高考理科55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办)、扬州大学(公办)、南昌航空大学(公办)、常州大学(公办)、大连交通大学(公办),一共19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云南高考理工类55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云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54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上海外国语大学(预科)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4/22902 |
2024 | 扬州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4/22902 |
2024 | 南昌航空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4/22902 |
2023 | 西南交通大学(预科)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4/16767 |
2022 | 上海电力大学(预科)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4/22175 |
2022 | 上海师范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4/22175 |
2022 | 河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4/22175 |
在云南理科55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云南高考理科55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云南高考理科55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外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重大战略,率先提出“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创新育人模式,以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全力造就能够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推动卓越外语人才、多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无国界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应用经济学国际创新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
2、上海电力大学简介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2006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在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2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6项。学校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1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9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优质在线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3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139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学团队4个。获批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3门、上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上海课程思政示范团队7个、上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位。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累计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累计获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优胜奖7项。累积获得“智慧树”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累积获得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优胜奖3项。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校外实习基地240多个。
3、上海师范大学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在新的征程上,学校将围绕教师教育创新和优势学科提升两大优先战略,秉持“做强师范、做优学科、协同支撑、创建一流”的基本原则,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