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高考理科考生53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3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陕西理科53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陕西高考理科53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陕西高考理科53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办)、福州大学(公办)、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公办)、广东工业大学(公办)、上海海洋大学(公办),一共18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陕西高考理工类53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陕西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8分的院校一共有6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专项)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8/26956 |
2023 |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8/18142 |
2023 | 郑州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8/18128 |
202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8/18272 |
2022 | 中国药科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8/17598 |
2022 | 湖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8/17501 |
在陕西理科53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陕西高考理科53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陕西高考理科53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线电专家、经济专家李强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科建设释放新活力。学校坚持“四个面向”,遵循“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统筹兼顾“学术追求”与“行业引领”,持续弘扬学科发展特色,逐步形成优势与特色、传统与新兴、应用与基础、综合与交叉相促进的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
2、郑州大学简介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主校区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主校区南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主校区北校园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主校区东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主校区西校园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57号;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洛阳)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4万余人、研究生2.6万余人,以及来自96个国家的留学生2700余人。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汦教授,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
3、中国药科大学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古都南京,始建于193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其中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打造医药领域高端智库,建有“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为国家医药政策和行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共建“国家执业药师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建“药品监管研究基地”,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续签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共建“禁毒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牵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密切合作,实现医药深度融合,打破了药物早期研发和临床研究间的转化壁垒。建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协同创新联合研发基地”,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先后进驻基地,实现了“企业进高校”和“服务入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转化。“十三五”以来新建的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日照生物医药产业转化基地、重庆中国药科大学创新研究院、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公共卫生与应急药学研究院等一批校地、校企创新平台正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