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甘肃高考物理类448分能上哪些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9-30 18:43:32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考生44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甘肃物理类44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甘肃高考物理类448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甘肃高考物理类44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甘肃高考物理类44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西昌学院(公办)、宜春学院(公办)、中原工学院(公办)、三明学院(公办)、新乡学院(公办),一共386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甘肃高考理工类44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甘肃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8分的院校一共有21所。其中公办院校21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西昌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48/55570
2024宜春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48/55570
2024中原工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48/55570
2023杭州师范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48/28279
2023四川师范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48/28279
202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公办理科本一448/28279
2022广州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48/31276
2022石家庄铁道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48/31276
2022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公办理科本一448/31276
在甘肃物理类44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甘肃高考物理类44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甘肃高考物理类44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西昌学院简介

◆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每生8000元;

2、杭州师范大学简介

杭州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至创建于1908年的全国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78年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学校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现有仓前、玉皇山、下沙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西湖之滨和钱塘江畔,占地面积192.34万平方米。学校下设24个学院(部)、2所直属附属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师范大学建德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其中全日制硕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96人,学历国际学生近300人。现有教职工2614人,其中专任教师1932人(博士研究生占比达78%),全职院士、共享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近80人,学校入选首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3、中南民族大学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获批单位;2001年、2006年、2016年,连续三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成绩优异。2017年8月,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建校以来,累计培养了17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承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建设多个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1221”精准扶贫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616”对口支援长阳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定点帮扶恩施市基础教育、博士服务团、“三万”活动、科技副县长、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等工程,累计派出干部、教师144人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与恩施州、铜仁市、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黔西南州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与武陵山片区、巴林右旗、德保县、乐安县等地区在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文化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校与境外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家国内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互访互学等深度合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