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河北高考历史类365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更新时间:2025-10-07 09:27:17

2025年河北高考历史类考生36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6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河北历史类36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河北高考历史类365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一、河北高考历史类36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河北高考历史类36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公办)、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公办)、黑龙江职业学院(公办)、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公办)、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公办),一共670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河北高考文史类36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河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65分的院校一共有16所。其中公办院校15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5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65/128885
2024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65/128885
2024黑龙江职业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65/128885
2023黑河学院公办历史类本科365/123478
2023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公办历史类专科365/123478
2023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65/123478
2022文华学院民办历史类专科365/121844
2022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65/121844
2022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65/121844
在河北历史类36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河北高考历史类36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河北高考历史类36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龙建院),始建于1948年,原名为哈尔滨技术专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一所建筑类职业技术学校。经过发展与整合,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和黑龙江省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建院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德能兼融 行知合一”的校训精神,主动对接国家所向、龙江所需,不断在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锐意改革,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先后成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专业群建设单位,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龙建院方案”。

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创新。聚焦建筑行业区域支柱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需求,与龙头企业联合打造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网络、智慧城市、华为ICT、融创文旅等7个产业学院,牵头成立2个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龙建特色”的区校一体化融合发展平台。获批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参与行业标准13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27个。

2、文华学院简介

文华学院坐落于“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前身是创建于2003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教师队伍: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和一批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带头人和管理者。现有教师千余人,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96%,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占4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先后有39位两院院士、著名专家学者到学校研讨,推动学校建设发展与特色培育。

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由原莱芜师范学校、莱芜市第二职业中专和莱芜广播电视大学组建而成。2012年,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建校的莱芜师范学校。

学校积极搭建国际化办学平台,与多个国家的1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努力打造海内外莱职品牌。成立了中泰国际教育学院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分校,2门课程获泰国教育部认证,学校获泰国教育部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牵头组建了东南亚职业教育境外办学联盟,打造黄河—湄澜产教融合共同体,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本土化人才需求。申报3个中外合作项目,引进国际课程52门、教学标准3项,输出技术标准1项、专业标准3项、课程标准9项。先后有170余名教师出国研修,培养了8名国际中文教师。承办教育部“汉语桥”项目,组织中芬学前教育专业精英师资提升培训班,共建中芬海外教育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