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高考物理类考生350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5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吉林物理类350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吉林高考物理类35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吉林高考物理类350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内蒙古农业大学(公办),一共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吉林高考理工类35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吉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50分的院校一共有4所。其中公办院校3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3 | 三明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A | 350/48405 |
2023 | 吉林医药学院 | 公办 | 理科 | 专科 | 350/48405 |
2023 | 兰州城市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A | 350/48405 |
2022 | 广东东软学院 | 民办 | 理科 | 本二A | 350/58465 |
在吉林物理类350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吉林高考物理类350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吉林高考物理类350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三明学院简介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3年12月12日正式开学的全闽师范学堂。199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为学校前身之一的三明师范学校题词“闽师之源”。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明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三明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三明学院。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省级、行业科技类奖37项,省社科奖8项,省专利奖1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0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9项(含国家自然基金1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1项);承担横向课题965项。发表“三类高质量”学术论文599篇、获国家专利、软著授权104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2件。学校拥有40多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设计+”众创空间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1个、省社科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学校与三钢集团、机械科学研究院三明分院等成立创新联合体,与三明市以及三明市所辖2区8县1市人民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及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创新平台22个。学校连续5年被选认为省级法人科技特派员,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88个、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450名,一批科特派团队和个人获省市表彰。
2、吉林医药学院简介
吉林医药学院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1952年建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2004年8月,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办学,现为吉林省惟一独立设置的西医本科院校。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现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坚持“传承军魂、医德为先、医术为本”,推行“一中心、四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改革成果三次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是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
3、兰州城市学院简介
兰州城市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优化整合重组路易·艾黎1942年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1958年成立的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而成的、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服务城市发展为办学目标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列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校本部、培黎校区、城关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3.3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87亿元。现有二级教学单位16个,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万余人。学校坚持城市类、应用型、地方性办学定位,面向西部城市发展,助力区域工业经济,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对标“卓越工程师”“卓越教师”要求,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工匠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建成城市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