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考生57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7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贵州物理类57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贵州高考物理类57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贵州高考物理类57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苏州大学(公办)、华东政法大学(公办)、北京林业大学(公办)、中央民族大学(公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办),一共100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贵州高考理工类57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贵州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77分的院校一共有6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苏州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77/15163 |
2024 | 华东政法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77/14963 |
2024 | 北京林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77/14964 |
2022 | 西安交通大学(其他单列专业)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77/4815 |
2022 | 中南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77/4804 |
202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77/4903 |
在贵州物理类57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贵州高考物理类57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贵州高考物理类57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苏州大学简介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三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37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876人,硕士生14183人,博士生1958人,留学生1271人。学校现设132个本科专业,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6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综合交叉学科、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共19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2、北京林业大学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7个学院,有64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66个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30个博士生招生学科专业,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交叉学科和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生25693人,其中本科生13730人,研究生8102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3861人。实施导师制、主辅修制,拥有国家理科基地、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梁希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现有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国家级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项,北京市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获得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3项。有北京市教学名师31名,青年教学名师6名,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4名,北京市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4名。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60余人次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IFLA-UNESCO)、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中获得金奖。近两年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
3、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学校建立思政引领、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高端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