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高考物理类考生492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9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福建物理类492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福建高考物理类49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福建高考物理类49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闽南师范大学(公办)、香港珠海学院(民办)、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民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民办)、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民办),一共264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福建高考理工类49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福建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92分的院校一共有54所。其中公办院校43所,民办院校1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5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闽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2/80189 |
2024 | 香港珠海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2/80189 |
2024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 民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2/80189 |
2023 | 河北科技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2/60281 |
2023 | 南京体育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2/60281 |
2023 | 闽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2/60281 |
2022 | 福建农林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2/56583 |
2022 | 河北中医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2/56583 |
2022 | 河南工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2/56583 |
在福建物理类49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5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福建高考物理类49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福建高考物理类492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简介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文、法、工、农、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
学院连续三年荣获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先后荣获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国家安全宣传活动优秀组织奖、江西省高校后勤餐饮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留赣就业工作先进高校等。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江西电视台、江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广泛报道,学院办学声誉不断提升。
2、南京体育学院简介
南京体育学院始建于1956年,由南京体育学校、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和江苏省体育干部培训班合并而成,是江苏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体育高等学府和重要的省级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是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教育厅共管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校训为“严、和、朴、实”。
学校认真落实“科技兴体”战略,大力开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获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重点等基金项目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4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101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120多部;发表论文49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0余篇,SCI、EI收录论文62篇);拥有国家级体育科普基地2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高端智库-竞技体育研究院,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设有江苏省运动戒毒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行为干预研究中心、江苏省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校园足球研究中心、江苏省体育赛事研究中心、中国近代武术研究中心、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处方师培训基地等研究机构。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省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科技攻关服务,得到上级部门嘉奖;近年来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南京大学等10多个单位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合作研究,取得可喜成果。
3、河南工业大学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农学、医学、法学和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分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郑州机器制造学校。中央粮食干部学校诞生于北京,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粮食类院校,1960年迁至郑州,相继更名为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郑州机器制造学校,相继更名为郑州机械专科学校、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机电部、机械部。1998年,两校转为河南省管理,2004年,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约共建高校。2012年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作为第二单位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规划高校。
建校至今,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和“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扎根中原、立足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弘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不断巩固和强化在粮油食品、磨料磨具与超硬材料领域形成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实现了办学规模、层次、内涵和质量的提升,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5万多名优秀毕业生,粮食行业半数以上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均出自我校,被誉为我国粮食行业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