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考生48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8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安徽历史类48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安徽高考历史类48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安徽高考历史类48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唐山师范学院(公办)、洛阳师范学院(公办)、韶关学院(公办)、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民办)、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公办),一共33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安徽高考文史类48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安徽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87分的院校一共有45所。其中公办院校26所,民办院校19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5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唐山师范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87/34693 |
2024 | 洛阳师范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87/34482 |
2024 | 韶关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87/34859 |
2023 | 山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87/29040 |
2023 | 南京艺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87/28716 |
2023 | 石家庄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87/28684 |
2022 | 广东白云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87/47016 |
2022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87/47677 |
2022 | 潍坊理工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87/47491 |
在安徽历史类48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5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安徽高考历史类48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安徽高考历史类48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韶关学院简介
韶关学院举办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创办的韶关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7月,韶关师范专科学校与1985年创办的韶关大学合并,1990年12月定名为韶关大学;2000年3月,韶关大学与1979年创办的韶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韶关学院;2018年3月,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正式并入学校;2021年1月,学校调整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韶关学院医学院正式并入学校;2021年5月,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重点打造教师教育、现代农业、机电装备、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等契合地方发展需要的五大特色学科专业群。有5个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6个市校共建重点(培育)学科、22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构建了“省、市校共建、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建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30个(含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建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近五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170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新增243项。
2、广东白云学院简介
广东白云学院创建于1989年,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评审,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3年面向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四川、浙江、江西、福建、海南、江苏、贵州、安徽、新疆、河北、山东等15个省(自治区)招生。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荣获广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获批广东省党建“双创"示范高校;2020年,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获评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近年来,外国语学院英语学生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先后入选“全国样板党支部”;艺术设计学院教工党支部方建松工作室入选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3、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简介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前身是创建于2005年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2011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21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6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6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现有市厅级科研平台4个,立足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建设,重视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工作。成立工程研究院,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以及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五年来,学校获批各类科研项目382项,其中纵向项目50项,实到科研项目经费合计6406万元。发表论文1482篇,其中统计源以上论文713篇。申请专利706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22件、PCT国际专利24件;授权专利636件,其中发明专利120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居广东省民办本科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