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529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2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529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52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52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办)、河北经贸大学(公办)、武汉轻工大学(公办)、成都师范学院(公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公办),一共66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理工类52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29分的院校一共有40所。其中公办院校39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9/65360 |
2024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9/65360 |
2024 | 河北经贸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9/65360 |
2023 | 武汉纺织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9/60122 |
2023 | 昆明理工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9/60122 |
2023 | 河北农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9/60122 |
2022 | 辽宁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9/42806 |
2022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9/42806 |
2022 | 安徽工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29/42806 |
在湖北物理类52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52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529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武汉纺织大学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完善学生成长服务体系,为学生创设良好发展环境,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荣获“挑战杯”国家级奖项16项,其中,主体赛特等奖2项,获得全国“优胜杯”;获评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省级社会实践荣誉31项;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项、全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1项,获批省“本禹志愿服务队”6个;获评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2人、“中国电信奖学金”4人。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2%,毕业生已经和正在成为所在领域的骨干和中坚。
2、河北农业大学简介
河北农业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分制,率先在全国制定实施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先后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9项;建设国家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24个。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发起成立“河北省高校众创空间联盟”,获批河北创业大学,与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成立“河北省农村创新创业联盟”。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中连获佳绩,获国家级金奖2项、一等奖1项,获奖总数位居河北省高校首位。
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年,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下设25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人工智能等49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3个。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综合实验实训基地,1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近年来,先后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7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一等奖21项;目前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国家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2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包含精品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省级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81项,校级资源共享课35门。近三年,累计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项目5851组次。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 1434 组次,省级竞赛获奖 4417 组次,涉及获奖学生 14877人次,涉及指导教师 7068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