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高考文科考生33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3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陕西文科33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陕西高考文科3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陕西高考文科3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民办)、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民办)、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公办)、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民办),一共184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陕西高考文史类33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陕西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37分的院校一共有9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3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9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337/67802 |
2023 |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337/74111 |
2023 | 泰山科技学院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337/74198 |
2023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337/74226 |
2022 |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337/71957 |
2022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337/71840 |
在陕西文科33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陕西高考文科33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陕西高考文科33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Hebe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简称“河北科工大”,隶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本科高校,是新时期国家设立的本科职教试点学校。学校坐落在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京津冀城市群节点城市、冀中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枢纽——河北省邢台市,这里是五朝古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资讯发达。
学校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以特色优势服务职教、以优质资源贡献职教。牵头成立了军民融合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发展联盟、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联盟、河北省服装职教集团、河北省汽车职教集团和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联合邢台市委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
2、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创办于1994年,是陕西省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强调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整合学科队伍、凝炼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培育学科特色。已获批轨道交通未来产业创新省高校研究院、工矿企业铁路绿智运输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道床关键技术青年创新团队、西安市火车侠众创空间和西安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23年获批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一院两工程一平台”的科研平台架构基本形成。近年来共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计划、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艺术规划项目、陕西文化和旅游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和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厅局级9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600余篇,核心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SSCI、 EI、CSSCI收录250余篇; 获国家专利197件。
3、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农牧类高职院校。始建于1940年9月,原名为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55年5月更名为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简称“湟源牧校”。学院2002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8月成为国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21年2月更名为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5月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学院占地面积20.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978万平方米。学科建设设立了六系两部分别是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农林科学系、农业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成人教育系、基础部、思政部,目前拥有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80个实训室和家畜繁育改良中心、动物医院等4个校内实习基地,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达95个,为各专业大力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设专业达22个,涵盖农林牧渔、电子信息、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六大类。学院现有教职工262人,校内专兼职教师211人,“双师”型教师为153人;校内专兼职教师中教授16人,副高职称59人;博士3人(其中1人为博士后)、硕士学位以上教师69人;省部级名师2名,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1名,全国师德标兵1名。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青海,服务“三农”,盯住“农”字创特色,打品牌,稳规模,争效益的发展定位,实行开放式办学,现已形成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办学新格局。建校80年来,为我省农牧区培养了3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后劲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以“创业、求实、奉献”为实质的“湟源牧校精神”。学院先后被授予“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60多项荣誉称号,成为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现代职业教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