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高考物理类考生499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9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吉林物理类499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吉林高考物理类49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吉林高考物理类49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河北北方学院(公办)、长春理工大学(公办)、西藏大学(公办)、延边大学(公办)、湖北民族大学(公办),一共102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吉林高考理工类49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吉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99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11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河北北方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99/26683 |
2023 | 北京林业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A | 499/13384 |
2023 | 首都师范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A | 499/13384 |
2023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理科 | 本一A | 499/13384 |
2022 | 南京林业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A | 499/17017 |
2022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A | 499/17017 |
2022 | 长沙理工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A | 499/17017 |
在吉林物理类49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吉林高考物理类49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吉林高考物理类499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南京林业大学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作为全国最早招收来华留学生的林业院校之一,每年接收6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或进修学习,是首批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的高校。“十三五”以来,先后与20多个国家或地区百余所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与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合作开展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交流,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名校联合开展长短期学分互认访学项目等,是江苏省首批具有外事自主审批权的地方高校。
2、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服务,加强高端医疗资源建设。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与政府共建医院8所,有非直属附属医院30家。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还是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连续9年位居“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100强”榜首,连续4年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科技量值第一。第三附属医院是广东省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以中医骨伤科为医院的龙头专科。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3、长沙理工大学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标志性科研成果。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5个、自然科学科研平台54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2个。2018年以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45项;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光召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9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项,职务发明专利175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