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广东高考物理类504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5-17 07:48:28

2025年广东高考物理类考生50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0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广东物理类50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广东高考物理类504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广东高考物理类50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广东高考物理类50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长江大学(公办)、五邑大学(公办)、惠州学院(公办)、山东建筑大学(公办)、南昌医学院(公办),一共456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广东高考理工类50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广东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04分的院校一共有61所。其中公办院校56所,民办院校4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6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长江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04/141712
2024五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04/140991
2024惠州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504/140125
2023安徽工程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04/135584
2023广东医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04/135456
2023内江师范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504/135615
202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物理类专科504/136708
2022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中外/港澳物理类本科504/135518
202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504/136748
在广东物理类50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6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广东高考物理类50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广东高考物理类50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长江大学简介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5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及神州、驰骋海外,快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社会的精英。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以上,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赵传宇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素质人才。2009年,学校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10.24”长江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五邑大学简介

五邑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公办高等学校,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广东省医学大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9个,广东省水质在线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等市厅级科研平台63个。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建设,构建了材料与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及智能与制造三个学科群,设立了太平洋岛国研究院、中国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双碳研究院、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成立了“中德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江门)”等5个共建创新平台。

3、佛山大学简介

佛山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广东佛山,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肇始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迄今已有66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200亩,总建筑面积63万余平米。

强化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拥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特色重点学科4个、“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4个,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共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兽医学、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等5个学科入选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数学、畜牧学、光学工程学科进入“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50%。学校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农、医、经、管、文、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现有本科专业5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2021-2023年连续三年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1000强。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我校在主榜单上位列第217位,较2022年进步25位,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