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吉林高考物理类635分能上哪些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8-14 14:19:00

2025年吉林高考物理类考生63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63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吉林物理类63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吉林高考物理类635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吉林高考物理类63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吉林高考物理类63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北京交通大学(公办)、上海财经大学(公办)、北京科技大学(公办)、中南大学(公办)、兰州大学(公办),一共13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吉林高考理工类63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吉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35分的院校一共有2所。其中公办院校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理科本一A635/729
202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公办理科本一A635/729
在吉林物理类63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吉林高考物理类63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吉林高考物理类63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柏彦故地,巍巍学府。春秋代序,峥嵘航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空军力量悬殊。战争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向制造过渡,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1951年,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专修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坚持党管外事原则,坚持服务外交大局,坚持世界一流愿景,持续深化“UPS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全域全方位的全球北航工作格局。拓展和深化与国际著名高等学校、一流研究机构、知名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与全球2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公司及国际组织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发起成立及加入了“欧洲顶尖工科大学联盟(T.I.M.E.)”“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国际宇航联合会”等13个国际大学联盟及学术组织。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历经18年发展,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典范”。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悉心指导和浙江省全力支持下,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建中法航空学院,扎实推进中法航空研究院建设,积极探索高水平、精英式、本硕贯通的国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范式。成立费尔北京研究院、中法未来城市实验室、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德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等41个高端国际教育科技合作平台。获批成立1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大力实施“远航计划”,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校际学生交换、海外实习以及国际暑期学校、科技竞赛、文化交流等形式,全力推动我校学生参与国际化培养、丰富海外经历、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

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哈工大深圳校区秉承哈工大成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依托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凭借深圳大学城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为国家不断输送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截至目前,哈工大深圳校区已累计培养了2.9万余名学生,毕业生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沪等地区就业,60%以上的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毕业生中逾70%就职于华为、腾讯、迈瑞等知名企业。哈工大深圳校区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历届毕业生创办企业达百余家,89%为科技型企业,85%在深圳创办,涌现出了包括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快看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产值公司、新三板上市公司与“独角兽”公司。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