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陕西高考理科563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9-03 08:56:12

2025年陕西高考理科考生56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6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陕西理科56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陕西高考理科563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陕西高考理科5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陕西高考理科5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福州大学(公办)、陕西师范大学(公办)、西南大学(公办)、东北师范大学(公办)、北京林业大学(公办),一共21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陕西高考理工类56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陕西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63分的院校一共有4所。其中公办院校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福州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63/18230
2024陕西师范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63/18268
2023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公办理科本一563/12052
202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公办理科本一563/10904
202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公办理科本一563/10819
在陕西理科56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陕西高考理科5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陕西高考理科56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位于古都西安,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一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学术兴校战略。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强有组织科研。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深空探测专项任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级人才项目,拥有包含国家级平台、省部级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16个,布局了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蓝绿发展研究院等7个高端智库平台。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文登、威海槎山、云南丽江、新疆慕士塔格等地建设多个野外台站,已经成为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络的重要节点。不断拓展横向科技合作,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近三年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近600项,建设研究院、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校企联合研究平台10处。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是中国电力教育协会学生竞赛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依托单位。学校现有2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