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宁夏高考理科443分能上什么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7-18 12:09:21

2025年宁夏高考理科考生44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宁夏理科44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宁夏高考理科443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宁夏高考理科44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宁夏高考理科44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江西财经大学(公办)、天津科技大学(公办)、长江大学(公办)、西北民族大学(公办)、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外/港澳),一共52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宁夏高考理工类44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宁夏(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3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上海海关学院公办理科本二443/12278
2024江西财经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43/12278
2024天津科技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43/12278
2022南京林业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43/8689
2022东北电力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43/8689
202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办理科本一443/8689
在宁夏理科44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宁夏高考理科44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宁夏高考理科44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上海海关学院简介

上海海关学院是海关总署唯一直属的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海关学校;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996年4月,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上海海关学院,成为新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5月,学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公共管理以及税务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同年海关管理专业成为世界海关组织PICARD标准认证专业。2019年,学校获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学校设立上海海关学院临港国际校区,同时获批国际商务、翻译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学校顺利纳入上海市博士授予单位培育建设名单以及上海市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筹备单位名单。

截止至2023年8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8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6.46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1人、硕士学位教师5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为94.48%。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校设有海关管理研究所和海关法、海关风险管理、关税、海关公共关系、报关等研究中心,紧密结合海关改革发展和双边、多边、区域海关国际合作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2009年,学校获准设立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公开出版学术期刊《海关与经贸研究》。

2、东北电力大学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8年多源汇流成立北京机械学院,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归机械电子工业部领导。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78年创建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正式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坚持特色优势,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现有4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一流专业1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实现“信息+ 智能+”专业全覆盖,专业大类“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全覆盖。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4种。深化产教融合,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以及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第6次获国赛铜奖,居市属应用型高校第一。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中,评级A+,持续位居TOP2%。毕业生薪酬长期稳居薪酬网排名全国前40名。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