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高考理科考生556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56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陕西理科556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陕西高考理科55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陕西高考理科55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南京农业大学(公办)、江苏大学(公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办)、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办)、山东大学(公办),一共20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陕西高考理工类556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陕西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56分的院校一共有6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南京农业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6/20685 |
2024 | 江苏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6/20791 |
2024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6/20560 |
2023 | 东华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6/13541 |
2023 | 上海电力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56/13658 |
在陕西理科556分可以上的大学(共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陕西高考理科55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陕西高考理科556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江苏大学简介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水平。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6项、中国专利奖金奖3项;拥有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混合动力车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数字农业装备创新分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与镇江市共建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学校牵头成立的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简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60年建校,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商务部前身)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4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首家世界贸易组织(WTO)讲席,2013年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获批WTO亚太培训中心(WTO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2023年获批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担当作为。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生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接受院校,招收来自全球近50个国家的学历留学生,与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境外高校、国际组织等缔结合作交流协议。学校是在中东欧地区开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的市属高校,与卢布尔雅那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致力于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WT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深度合作,承办WTO亚太教席年会,获评中国WTO事务卓越中心。
3、东华大学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国家人才的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新世纪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天宫”“天舟”“北斗”“天通”“嫦娥”做出贡献。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获批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现代纺织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一带一路”纺织智能制造与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建立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研究基地、东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