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高考理科考生47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7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云南理科47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云南高考理科47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云南高考理科47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西昌学院(公办)、衢州学院(公办)、贵州理工学院(公办)、辽宁科技学院(公办)、河北经贸大学(公办),一共51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云南高考理工类47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云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5分的院校一共有21所。其中公办院校20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西昌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75/66771 |
2024 | 衢州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75/66771 |
2024 | 贵州理工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75/66771 |
2023 | 河北科技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75/53752 |
2023 | 重庆工商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75/53752 |
2023 | 滨州医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75/53752 |
2022 | 云南中医药大学(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75/64766 |
2022 | 洛阳理工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75/64766 |
2022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75/64766 |
在云南理科47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云南高考理科47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云南高考理科47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衢州学院简介
衢州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2015年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院校。学校获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省高校平安校园、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根据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学校在全国本科高校中位列第353名。
近年来,学校立足“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发展定位,致力于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2、贵州理工学院简介
贵州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873人,其中正高职称103人,副高职称283人,博士学位教师232人。省管专家(Ⅰ类、Ⅱ类)、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3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金师”10余人。
3、洛阳理工学院简介
洛阳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千年帝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学校始建于1956年,2007年由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洛阳大学合并,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为洛阳理工学院。2013年获批河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2021年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互通互鉴。学校与英国、韩国、俄罗斯等14个国家31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与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共建“中芬应用技术大学示范校”、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建立材料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建立复合刀具与精密加工国际联合实验室、与韩国全北大学建立新型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拥有4个合作办学项目,并接收留学生。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承担商务部国际援外培训项目多项。与郑州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积极落实京豫、豫沪教育合作项目,与北京物资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